jsxme.com.cn-国产色综合天天综合网,欧美XXXX做受性欧美88,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国产,亚洲第一av导航av尤物

航飛發展史

Development history of hangfei


初教-6參考數據:

基本參數
翼展 10.18米
機長 8.46米
機高 2.94米(停機狀態)3.25米(飛機呈水平狀態)
翼面積 17.0平方米
主輪距 2.87米
前主輪距 2.284米
起飛重量 1419千克
空重 1172千克
機內載油量 110千克
性能參數
最大平飛速度(海平面) 286千米/小時
最大允許俯沖速度 350千米/小時
巡航速度 170千米/小時,高度1000米
最大爬升率 6.3米/秒,海平面
爬升時間 0到3000米高度16分鐘
升限 5,080米
續航時間 3.6小時
航程 640千米初教-6
起飛滑跑距離 280米,水泥跑道
著陸滑跑距離 350米,水泥跑道
動力系統
發動機 株洲發動機廠制造的活塞-6(HS-6)星型氣冷9缸發動機
額定功率 260馬力(193千瓦)




殲-6戰斗機參考數據:


基本信息 參數
乘員 1人
長度 14.64米
翼展 9.0米
高度 3.89米
機翼面積 25.0平方米
空重 5,447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 7,560千克
動力系統 2 × 渦噴6A加力發動機
推力 最大推力:25.5千牛(2600公斤)
加力推力:31.87千牛(3250公斤)
載彈量 500公斤
最大飛行速度 1490千米/小時 (高度9000米)
實用升限 17500~17900米
航程 1690公里(帶副油箱2200公里)
作戰半徑 680公里
爬升率 180米/秒
翼載荷 302.4千克/平方米
推重比 0.43
續航時間 2.03小時
武器 PL-2/PL-5空對空導彈,3x 30 毫米機炮
機翼后掠角 55°
機翼相對厚度 8.24%
主輪距 4.16米
前主輪距 4.40米
燃油重量 1800千克




11型飛機的幾何數據:

運-11是一種輕型雙發多用途運輸機。1974年中國哈爾濱飛機廠提出設想,同年試制成功,同年試飛成功。

運-11低速性能好,座艙寬,視野好,起降要求低,使用維護方便。在國務院批準下,哈飛組建了運-11飛機農業航空服務隊。


機長: 12

機高: 4.64米

翼展: 17

展面積:34平方米

空重: 214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 3500千克

最大載重: 940千克

最大時速: 220千米/

最大航程: 965千米

實用升限: 3950米

起飛距離: 510米

起飛滑跑距:190

降落滑跑距:155米

著陸距離: 450米




轟-5轟炸機參考數據
乘員 3人
長度 16.77米
翼展 21.45米
高度 6.20米
機翼面積 60.8平方米
主輪距 7.4米
前主輪距 6.67米
空重 1289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 21200千克
動力系統 兩臺WP-5甲型渦噴發動機,單臺推力26.48千牛(2700公斤)
載油量 3800千克
載彈量 3000千克
最大飛行速度 902千米/小時
實用升限 12500米
航程 2400千米
作戰半徑 560千米
翼載荷 348.7千克/平方米
推重比 0.25
起飛滑跑距離 980米
著陸滑跑距離 930米
武器 炸彈艙在機身中部,頭部一門固定航炮,尾部兩門活動航炮




無偵-5(又稱“長虹”1號,英文代號:BUAA DR-5),是一種高空、高亞音速無人駕駛偵察機,可進行晝間高空攝影偵察任務。1972年首飛,1980年通過設計定型。無偵-5(又稱“長虹”1號,英文代號:BUAA DR-5)無人機,是高空多用途無人駕駛飛機。主要用于軍事偵察、高空攝影、靶機或地質勘測、大氣采樣等。

性能參數:

翼展……………………………………………9.76米

機長……………………………………………8.97米

機高……………………………………………2.18米

空重……………………………………………1060公斤

最大起飛重量…………………………………1700公斤

任務裝備………………………………………65公斤

燃油重量………………………………………620公斤

最大時速……………………………800公里(在17500米高度);

航程…………………………………2500公里

續航時間……………………………3小時;

最大飛行高度………………………17500米




中國北京航空學院研制的輕型飛機蜜蜂2號輕型飛機是中國北京航空學院在蜜蜂1號基礎上研制的超輕型飛機。蜜蜂2號于1982年試飛成功,共研制4架。

“蜜蜂”2號為單座布局,可拆裝式設計。該機機翼采用張線支撐的上單翼,座艙為半封閉式,視野良好;尾翼采用正常布局;起落架為前三點式。

蜜蜂2號輕型飛機歷史圖片 “蜜蜂”2號共研制了4架,其中1架用于靜力試驗,1架用于試飛樣機,1架在美國進行飛行表演后被美國人購買,還有1架在北航北京航空館展出。

性能參數

翼展………………………………………………………10米

機長………………………………………………………5米

機高………………………………………………………2.7米

空重………………………………………………………10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200千克

最大有效載荷……………………………………………105千克

動力裝置

1臺西工大510型4缸活塞發動機,功率30馬力;配1副980毫米,直徑的2葉定距木質螺旋槳;后改為1臺意大利KFM-107型活塞發動機,功率26馬力;配1副1024毫米直徑的2葉定距木質螺旋槳。

性能

最大平飛速度70千米/小時,最大爬升率1.7米/秒,起飛滑跑距離41米,最大航程200千米。




米格-17戰斗機(俄文:Микоян МиГ-17,英文:Mikoyan MiG-17,北約代號:Frescoes,譯文:壁畫),是20世紀40年代末期蘇聯米高揚設計局研制的一種單座高亞音速戰斗機。

該型戰斗機是在米格-15比斯(MiG-15bis)基礎上發展而來,采用后掠翼常規氣動布局,單發單座,推重比0.57,裝備1門37毫米機炮和2門23毫米機炮,最大飛行速度1100千米/小時,航程2000千米。

米格-17戰斗機于1948年設計,1949年12月開始試飛,1952年進入前蘇聯空軍服役。米格-17有多個改進型號,其中最重要型別是米格-17F型晝間戰斗機和裝備了雷達具備全天候作戰能力米格-17PF型。米格-17系列各型總共制造了10367架。除在蘇聯生產外,還授權中國、波蘭和捷克等國仿制量產,因此有眾多衍生型號。米格-17后來逐漸退役,被超音速的米格-19戰斗機取代 。

據2021年4月中國航空報消息,米高揚設計局(OKB-155設計局)曾選擇一架米格-17戰斗機進行改裝,換裝兩臺艾姆5A發動機研制超音速戰斗機。

性能參數

長度………………………………………11.26米

翼展………………………………………9.63米

高度………………………………………3.80米

空重………………………………………3798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5932千克

動力系統…………………………………1×VK-1A

推力………………………………………2648KP

最大飛行速度……………………………1114千米/小時

實用升限…………………………………15600米

航程………………………………………2060千米(帶外部油箱)

爬升率……………………………………470米/秒

翼載荷……………………………………262千克/平方米

武器系統…………………………………一門37毫(N-37型)機關炮,40發炮彈,兩門23毫米NR-23機關炮,各80發炮彈





米格-15是蘇聯米高揚設計局研制的一種高亞音速噴氣戰斗機。該型1946年開始設計。米高揚米格-15戰斗機(俄文:Микоян МиГ-15 ,英文:Mikoyan MiG-15,北約代號:Faggot,譯文:柴捆),是20世紀40年代末期蘇聯米高揚設計局研制的第一代噴氣式戰斗機。

米格-15各型總產量超過18000架,曾裝備蘇聯、波蘭、捷克斯洛伐克、中國、保加利亞、埃及、阿爾及利亞等38個國家,是蘇聯制造數量最多的一型噴氣式戰斗機。

米格-15戰斗機,于1947年開始研制,1947年6月首飛成功,1948年批量生產、裝備蘇聯空軍。在20世紀50年代初的朝鮮戰爭中,首次大規模投入空戰,顯示了良好的飛行和作戰性能。


技術特點

氣動布局

米格-15是蘇聯第一種后掠翼噴氣式飛機,已初具現代戰斗機雛形。米格-15采用頭部進氣,機身上方為水泡形座艙,內置彈射座椅。飛行中氣流在頭部由進氣道內的隔板分為左右兩股。機翼位于機身中部靠前,后掠角35度,帶4枚翼刀,翼下可掛兩只副油箱或炸彈。機翼穿透機身,與進氣道內的隔板共同作用,將進氣氣流分為四股。在機翼前緣內放有一定量的鉛,以降低機翼對扭曲剛性的要求。

動力系統

米格-15戰斗機的動力裝置為一臺BK-1型渦輪噴氣發動機,推力2700千克。

武器系統

米格-15戰斗機有三門機炮:一門H-37型機炮,兩門HC-23KM型機炮,能攜帶200發炮彈。

航電系統

米格-15的航電設備有:瞄準具、無線電臺、無線電羅盤、高度表、信標接收機等。

性能參數

長度………………………………………………………10.13米

翼展………………………………………………………10.08米

高度………………………………………………………3.4米

空重………………………………………………………3636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5111千克

動力系統………………………………………………一臺克里莫夫RD-45噴氣發動機

推力………………………………………………………2722千克

最大飛行速度…………………………………………0.88馬赫(1078千米/小時)

實用升限………………………………………………15544米

航程………………………………………………………1782千米

爬升率……………………………………………………50米/秒

翼載荷……………………………………………………248千克/平方米

推重比……………………………………………………0.53

武器系統…………………………………………………一門37毫(H-37型)機炮,兩門23毫米(HC-23KM型)機炮攜彈200發





北美航空公司制造的單引擎縱列雙座設計初級教練機。T-6“德克薩斯人”教練機(T-6 Texan) 是一種由北美航空公司制造的單引擎縱列雙座設計初級教練機,自二戰以來被用于訓練美國陸軍航空隊,美國海軍,英國皇家空軍和其他英聯邦空軍部隊以及與美國盟邦的飛行員。陸軍航空隊稱它為:AT-6,海軍稱它為:SNJ,英國皇家空軍稱它為:Harvard。單翼;收放式起落架;被整流罩嚴密包裹的星形發動機;固定尾輪。

技術數據

機長:………………………………………………8.83米

翼展:………………………………………………12.8米

機高:………………………………………………3.58米

空重:………………………………………………1,769千克

發動機:……………………………………………普-惠R-1340-49“黃蜂”發動機

最大起飛重量:……………………………………2,338千克

最大飛行速度:……………………………………336千米每小時

最大航程:…………………………………………1,006千米



C-47運輸機(英文:C-47 transport aircraft ,綽號:空中火車),是20世紀30年代美國道格拉斯公司研制的一種雙發螺旋槳運輸機。

C-47運輸機由DC-3客機改裝而成,C-47運輸機于1935年12月原型機首次試飛,1940年開始裝備部隊。該機相繼有多個型別投產問世,總共生產10123架。

技術特點

C-47運輸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著名的全金屬結構軍用運輸機,其結構和外形的主要特征體現于:機身較短粗呈流線型,機頭上部為2~3人駕駛艙,后機身左側有一個大艙門;機翼為懸臂式下單翼,兩側內翼前緣對稱裝雙發動機;尾翼由懸臂式的中平尾和單垂尾組成;采用可收放后三點式起落架。

性能數據

掛載重量:……………………………………2700千克

長度:…………………………………………19.43米

翼展:…………………………………………29.11米

高度:…………………………………………5.18米

翼面積:………………………………………91.70平方米

空重:…………………………………………8225千克

載重:…………………………………………1180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14000千克

發動機: ……………………………………2×R-1830-90C型14汽缸星型發動機,每臺895千瓦

最高速度:……………………………………360 千米/小時

巡航速度:……………………………………260 千米/小時

航程:…………………………………………2600 千米

實用升限:……………………………………8050 米

爬升率:………………………………………5.75 米/秒

翼負荷:………………………………………129 千克/平方米

推重比:………………………………………150 W/千克





P-61戰斗機(英文:P-61 Black Widow ),是20世紀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諾斯洛普公司研制的一種重型戰斗機。一種雙發單翼雙尾撐方案,翼下發動機短艙安裝兩臺普惠R-2800“雙黃蜂”氣冷星形發動機。短艙向后逐漸收細形成雙尾撐,末端安裝扇形垂尾,垂尾間連接著大型平尾。飛機的中央機身較長,可容納三名乘員——飛行員、機槍手(操控機鼻炮塔)、雷達操作員/后炮塔機槍手,新型雷達安裝在機腹的天線罩內。

P-61戰斗機為美國設計的第一架夜間戰斗機,與中型轟炸機大小相仿,裝備兩臺2000馬力普拉特·惠特尼R-2800-10”黃蜂”發動機,尾撐上裝有兩個方向舵,采用前三點起落架。該機裝有當時世界最先利用雷達導航系統,可在夜間進行空中格斗。該機機身涂成黑色,常常隱蔽于夜空中,依靠其先進的機載雷達搜索發現目標。P-61戰斗機是世界上第一種用玻璃鋼做雷達罩的飛機,也是世界上第一架3人制成員的重型戰斗機。

P-61戰斗機于1942年5月26日首飛,1943年8~9月交付服役,1954年退出現役。各型P-61戰斗機總計生產706架。

性能參數

機身長度…………………………………………14.91米

機身高度…………………………………………4.32米

翼展………………………………………………20.12米

機翼面積…………………………………………約61.53平方米

空重………………………………………………約951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約14700千克

發動機……………………………………………兩臺普拉特·惠特尼R-2800-65“雙黃蜂”發動機

最大飛行速度……………………………………約594公里/小時(高度6100米)

最大航程…………………………………………1600千米

最大載油量………………………………………2080~2430升

實用升限…………………………………………10100米



雅克-18是由蘇聯雅克夫列夫實驗設計局于1946年設計生產的雙座初級教練機。從1949年起進口雅克-18,并于1954年仿制成功,雅克-18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仿制的第一種飛機。該機為單發雙座輕型教練機,安裝一臺M-11型活塞式發動機,配備航行儀表、發動機儀表、無線電臺和半羅盤、機內通話設備等。飛機結構簡單,重量較輕,操縱容易,能在土質跑道上起降,可使學員在各種初級訓練科目完成后很快掌握飛機基本駕駛技能。

1945年末首次試飛后,雅克-18投入批量生產。雅克-18是構架式機身、下單翼的初級教練機,為空軍訓練用的基本機種。雅克-18的最大平飛速度為每小時248公里,最高升限4000米,如果以最經濟耗油量的速度飛行,最大航程可達1000公里。座艙內的航行儀表及設備,可用于夜航訓練。雅克-18穩定性好,易于操作,起飛滑跑距離僅需205米,起落架可收放。

雅克-18除原型外還有7種改型。其中包括增裝了大功率發動機并采用前三點式起落架的雅克-18A和專供特技飛行使用的單座艙型雅克-18Ⅱ。后者在國際航空比賽中曾多次贏得冠軍的榮譽。

性能參數

翼展………………………………………………10.3米

機身全長…………………………………………8.07米

機高………………………………………………3.10米

正常起飛重量……………………………………1120千克

空機重量…………………………………………816千克

最大平飛速度……………………………………248千米/小時

巡航速度…………………………………………160千米/小時

爬升率(低空)……………………………………3.5米/秒

實用升限…………………………………………4000米

最大航程…………………………………………1050千米

續航時間…………………………………………8.28小時

起飛滑跑距離……………………………………205米

著陸接地速度……………………………………85千米/小時

著陸滑跑距離……………………………………207米

發動機……………………………M-11FP五缸氣冷式活塞發動機



運-11(代號:Y-11,英文:Harbin Y-11)運輸機,是中國航空工業研制的一種輕型雙活塞 [1]發動機輕型運輸機。1974年中國哈爾濱飛機制造廠(簡稱:哈飛)提出設想,1975年12月30日首飛成功。運-11運輸機低速性能好,座艙寬,視野好,起降要求低,使用維護方便。在中國國務院批準下,哈飛組建了運-11飛機農業航空服務隊。運-11飛機有地質勘探型、運-11B和運-11T等衍生型號。

技術特點

氣動布局

運-11飛機采用了雙發、帶撐桿上單翼、單垂尾的總體布局,飛機機長為12米,翼展17.01米,機高4.64,翼面積34平方米。機翼為雙梁帶斜撐桿式結構,平面形狀為矩形。在機翼的前緣安裝了可以隨飛行速度大小自動打開的前緣縫翼,機翼后緣則安裝有雙縫后退式襟翼以及和襟翼連動的襟副翼,保證了飛機具有良好的起飛著陸性能,起飛滑跑距離160米,而著陸滑跑距離僅140米,對機場跑道條件的要求很低,甚至可以在農田林區旁臨時平整出來的簡易場地上進行起降。同時飛機也具有較好的低空低速性能,飛機的最大飛行速度200公里/小時,作業速度僅為160公里/小時,有利于保證農林飛播噴灑的作業以及航空物理勘探作業質量。機身截面為帶圓角的矩形,機頭是可容納兩名駕駛員的駕駛艙,駕駛艙安裝有兩塊面積較大的風擋玻璃,特別是飛機起降時的視野比運-5飛機有了一定的改善,舒適性也有提高。

運-11飛機尾翼由梯形垂直尾翼和矩形水平尾翼組成,其中垂直安定面和水平安定面為全金屬結構,而升降舵和方向舵采用了布質蒙皮。由于操縱系統設有液壓助力系統,為減輕駕駛員的操縱桿力和腳蹬力,升降舵和方向舵采用軸式補償和角式補償。由于飛機的設計速度不高并考慮簡化起落架的設計,因此采前三點不可收放形式,前起落架固定安裝在機頭部的接頭上,主起落架則!司定安裝在機身下部的子翼上,前起落架和主起落架均為簡單的支柱式,安裝有油,見緩沖器以適應粗糙的土跑道。同時起落架機輪也均采用了低壓輪胎,主起落架還采用了雙輪形式,以使飛機能夠更好地滿足在簡易土跑道或草地跑道上起降的要求。

動力系統

動力裝置為兩臺安裝在機翼發動機艙內的活塞-6甲型九缸星型活塞發動機,配裝的螺旋槳為J9-G1型自動變距兩葉金屬螺旋槳,發動機和螺旋槳也是當時被大量生產的初教-6飛機所采用的,被證明是安全可靠的。活塞-6甲在仿制自蘇聯A 11-14P發動機的活塞-6型基礎上通過增大壓縮比以提高輸出功率,最大功率由260馬力加大到285馬力,額定功率由220馬力加大到270馬力,而發動機的外廊尺寸和重量均保持不變。在左右機翼內分別安裝有兩個金屬油箱,最大載油量為390公斤,由于兩臺活塞一6甲型發動機的耗油率很低,因此運-11飛機的最大航程965公里,續航時間可達7小時30分鐘。

操縱航電

運-11飛機駕駛艙儀表板安裝有常規飛行儀表和發動機儀表,兩名駕駛員之間是共用的發動機油門操縱臺,此外機載設備還包括CT-1超短波電臺、WL-7無線電羅盤等通訊導航設備。還有JDT-2高頻無線電、JT-5A機內通話器、WG-4無線電高度表及XS-6信標接收機等。還可以選裝柯林斯公司的VHF-251甚高頻電臺、HF-220高頻電臺、ALT-55B無線電高度表、VIR-351甚高頻全向信標系統、DME-451測距器、TDR-950空中交通管制應答機以及MCS-65陀螺磁機艙設置。

機艙設置

運-11機艙內兩側布置四個雙人簡易折疊板椅,在折疊收起時可以騰出更大的空間來裝載貨物、農業飛播噴灑設備或地質勘探儀器。飛機的空機重量2090公斤,最大起飛重量3500公斤,商載為800公斤。在進行農用噴藥作業時,貨艙內可安裝一個粉劑和液劑共用的玻璃鋼藥箱,而在播撒種子作業時可安裝一個容積1.4立方米的尼龍種子料袋,并配套裝有常量型和超低容量型兩套噴灑設備。



技術參數

機長………………………………………………12.017米

機高………………………………………………4.64米

翼展………………………………………………17米

機翼面積…………………………………………34平方米

最大時速…………………………………………220千米/時

最大航程…………………………………………965千米

實用升限…………………………………………3950米

起飛距離…………………………………………510米

起飛滑跑距………………………………………190米

降落滑跑距………………………………………155米

著陸距離…………………………………………450米

最大燃油量………………………………………1100千克

作戰半徑…………………………………………400千米

空重………………………………………………214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3500千克

最大載重…………………………………………940千克

載員………………………………………………12人



該機是日本立川飛機廠于1939年4月開始設計的雙發機,1940年制成首架飛機,1941年7月投入批量生產。由于采用了雙發、可收放起落架、變距螺旋槳等當時的先進技術,所以飛行性能比發動機功率相當的其他雙發運輸機更勝一籌。有甲、乙、丙、丁等多種改型 ,甲、乙型分別用于操縱、領航、射擊、通信、轟炸等不同訓練,丙型設了10個座椅,用作軍用運輸機和民蚌j短程聯絡運輸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期還被改裝成進行自殺攻擊的特攻機、該機在日本的立川、岡山兩間飛機工廠一直生產到到二戰結束前夕,累汁生產約1200架。2臺日立98式1型450馬力風冷星形9缸活塞式發動機(八13

動力裝置甲-I),單臺起飛功率515馬力,驅動直徑2.5米的3葉螺旋槳。

性能數據

機長………………………………………………11.94米

機高………………………………………………3.58米

翼展………………………………………………17.90米

機翼面積……………………………40.0平方米

自重…………………………………2954千克

載重…………………………………943千克

正常起飛重量………………………3897千克

最大速度……………………………376千米/小時(高度2000米)

實用升限……………………………7180米



安-2運輸機是蘇聯安東諾夫設計局,根據蘇聯頒布的農業飛機,設計規范研發的一款輕型運輸機,并受到軍方青睞。該機于1947年首飛成功,于1947年投產,主生產線于1991年停產,總產量超過18000架,其近45年超長的投產期創下世界紀錄。中國曾經仿制過安-2運輸機,被稱為運-5運輸機。

性能特點

安-2運輸機制造簡易,成本低廉,不等長直線形雙翼結構讓飛機翼載很小,升力很大,有利于提升飛行性能。安-2能搭乘12人的機艙運載能力適中,富有特色的向兩側突出的駕駛艙設計讓飛機向下的視界良好。安-2運輸機可以從崎嶇不平的機場起飛,甚至是泥土路和森林空地,起降距離短,維護方便。它還可以用作民用等多種用途,警如農業用機,此外裝上浮簡便可在水上使用,裝上雪棒也可在雪地上使用。

技術參數

機長…………………………………12.735米

翼展…………………………………18.176米(上翼)

機高…………………………………5.35米

機翼面積……………………………71.526米

空重…………………………………3266千克

正常起飛重量………………………5250千克

載重量………………………………1240千克

起飛功率……………………………1000馬力

折疊性能數據

最大平飛速度………………………256千米/小時(高度1750米)

巡航速度……………………………140-220千米/小時

實用升限……………………………4500米

最大航程……………………………1800千米



中國北京航空學院研制新中國第一架輕型旅客機,北京1號,是北京航空學院(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設計和試制的輕型運輸機。是由北京航空學院(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設計和試制的輕型運輸機,也是大躍進時期學校制造的第一架飛機。該機醞釀于1957年6-7月間,1958年2月經周恩來總理批準開始試制。于1958年9月20日制成,9月23日在首都機場首次試飛,次日由北京市委命名為北京一號,并且完成了北京-天津、北京-上海的航線試飛。北京一號采用2臺蘇制АИ-14Р活塞發動機,下單翼,乘員2人,載客8人。現停放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院路校區航空航天博物館內。

性能數據

機長…………………………………………………12.4米

翼展…………………………………………………16.4米

起飛重量……………………………………………3000千克

最大平飛速度………………………………………312千米/小時



米格-15戰斗機(俄語:MиГ-15бис)是前蘇聯生產的米格-15型噴氣式戰斗機的改型,增大了發動機的推力和改進了電子設備。1949年9月首飛,1952年初大量投產,命名為米格-15比斯。主要裝備與朝鮮人民軍空軍。

米格-15比斯戰斗機最大時速為1076公里,實用升限為15500米,最大航程為1330公里。可選擇攜帶多種武器(炸彈或57毫米火箭彈),可完成復雜氣象甚至夜間良好天候情況下的截擊,護航、偵察、戰術轟炸等多種任務。

米格-15比斯和米格-15在飛機外形上差別不大。它改裝了推力2700千克的的BK-1型發動機,飛行性能有所提高,重量增加,但飛機幾何尺寸不變。外觀上,該型號的翼刀帶有一個缺口,而之前的米格-15是沒有這個缺口的。1953年以后生產的米格-15比斯飛機上增裝了夜間和復雜氣象飛行所需要的儀表設備,因而在它們的機翼下方裝有無線電高度表的黑色“π”形天線。有無這一天線,可以作為分辨上述兩個機型的標志之一。

性能參數

長度………………………………10.86米

翼展………………………………10.80米

高度………………………………3.7米

空重………………………………3681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6045千克

動力系統…………………………一臺克里莫夫VK-1噴氣發動機

推力………………………………2700千克

最大飛行速度……………………0.878馬赫(1075千米/小時)

實用升限…………………………15500米

航程………………………………1860千米

爬升率……………………………58.3米/秒

翼載荷……………………………293千克/平方米

推重比……………………………0.47

武器系統…………………………一門37毫(N-37型)機炮,兩門23毫米(NR-23型)機炮



直-5(中國代號:Z-5,英文:HAMC Z-5/Harbin Z-5)直升機,是中國哈爾濱飛機制造廠(簡稱“哈飛”)制造的第一種多用途直升機,也是中國航空工業直升機科研應用的開端。

直-5研制初期代號“旋風25”,仿制原型為蘇聯米-4直升機。1958年2月,哈飛按照蘇聯提供的全套圖紙資料開始仿制米-4。1958年12月14日中國制造的直-5首次試飛,1959年初由國家鑒定委員會正式驗收,投入批生產。但直-5量產后到1963年9月21日,國家航定委才同意直-5直升機優質過關,批準定型投產;直-5的動力裝置活塞-7發動機于1963年12月25日優質過關,投入批生產 [1]。

直-5直升機定型后,根據不同用戶和國民經濟發展需要,研制多種改進改型,主要有客機型、農林型、航測型、水上救生型等。

哈飛共生產各型直-5直升機545架,其中包括援外87架 [2]。該機1980年停產。曾裝備中國空軍、海軍和陸軍的直-5現已全部退役。

技術特點

氣動旋翼

直-5采用單旋翼帶尾槳式布局,旋翼左旋(仰視),4片槳葉,鉸接固定。混合式結構槳葉由鋼管梁和包有膠合板及蒙布的木質架組成,平面呈梯形,槳葉前緣裝有液體防冰系統。1966年后改為全金屬膠接槳葉,主要由大梁、梳形接頭后段件、槳尖等部分組成。槳葉平面呈矩形,翼型是變厚度NACA230M型和NACA230型。槳葉用帶有4個孔的鋼接頭固定在槳轂上。尾槳是3葉推進式,在飛行時可操縱變距 雙座駕駛艙。復式操縱系統。

動力裝置

直-5直升機的動力裝置是一臺氣冷式星型14缸“活塞-7”發動機,裝有傳動機構離合器和帶有導向裝置的軸流式冷卻風扇。發動機最大功率為1250千瓦(1700馬力)。最大飛行速度為210千米/小時,最大航程520千米。

機體座艙

直-5飛機機身是由機身中段、尾梁和斜梁3部分組成的半硬殼鉚接結構。機身的前部是發動機艙。中段為容積16立方米左右的機艙。機艙有2個入口,1個入口位于后部,2扇艙門分別固定在機身的兩側,關閉后構成機身的后部。這個艙門是往機身內裝載技術裝備和其它大型貨物用的。另一個入口位于機身左側壁上,是供人員進出和空投跳傘用。

機載系統

直-5直升機上裝有兩套液壓系統,即主液壓系統和應急液壓系統。供給操縱系統的液壓助力器混合使用。主液壓系統一旦失效,應急液壓系統便自動開始工作,以便提高系統工作的可靠性。

直-5型直升機參考數據:

旋翼直徑……………………………………21米

旋翼槳盤面積………………………………346平方米

尾槳直徑……………………………………3.6米

機長(旋翼和尾槳轉動)……………………20.015米

機身長(不含旋翼和尾槳)…………………16.79米

機高(旋翼軸處)……………………………4.4米

總重…………………………………………7250千克

機身最大寬度………………………………2米

前起落架橫向輪距…………………………1.53米

主起落架橫向輪距…………………………3.82米

前后輪距……………………………………3.79米

后艙門(高x寬)……………………………1.6米x1.86米

座艙容積……………………………………16立方米

空機重量……………………………………5121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7600千克

正常起飛重量………………………………7250千克




圖-2是一種性能較好的俯沖轟炸機,它于1943年開始裝備部隊,主要用來配合地面炮火對敵軍前線的主要工事、坦克裝甲部隊實施轟炸。海軍航空兵裝備的圖-2可掛裝魚雷,用于攻擊敵海軍艦艇。機上還裝有照相偵察設備,可用來觀察轟炸效果和執行其它偵察任務。 是蘇聯圖波列夫設計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研制的一種雙發多用途螺旋槳轟炸機,北約代號為“球棒”。

圖-2轟炸機采用了全金屬結構,飛機的機身、機翼和蒙皮使用平滑的硬鋁,發動機和起落架安裝架是鋼材。飛機的總體設計為常規的雙發布局形式,尾翼是雙垂尾。最大起飛重量約12噸,最大載彈量3噸。

圖-2轟炸機作為蘇聯空軍二戰時期的主要機型,在戰爭中多次轟炸德軍。二戰后還繼續服役。圖-2轟炸機也出口中國,是中國空軍建立初期第一種大規模裝備的轟炸機,先后參加抗美援朝、對臺斗爭、西藏平叛等戰役戰斗,已退役。

總體設計

采用了全金屬結構,飛機的機身、機翼和蒙皮是用平滑的硬鋁,發動機和起落架安裝架是鋼的。飛機的總體設計為常規的雙發布局形式,但尾翼是雙垂尾。起落架主輪向前收進發動機艙后部,機翼裝在中機身上,機組由3人組成,駕駛艙后面是一個大彈艙,占據機身的大部分空間。

動力裝置

圖-2轟炸機的第一架原型機的動力裝置,是兩臺米庫林設計局研制的AM37發動機,單臺功率1400馬力,驅動著可變距的三葉螺旋槳。液壓系統用于控制襟翼、機輪剎車和起落架收放。駕駛艙里只有一套操縱系統,但預留了安裝復式操縱系統的位置。圖-2飛機的第二架原型機于1941年5月18日仍由努齊科夫首次試飛,剛開始該機使用AM37發動機,但很快就改用ASH82發動機。盡管采用這種發動機,使最大速度從610公里/小時降為530公里/小時,但這種型號的發動機有后備,而且可靠性更高。

機載武器

圖-2飛機裝兩門機炮,從機身側面向前射擊,向后射擊另有3~5挺機槍。根據飛機型別和作戰任務不同,炸彈載荷也有所區別,最大載彈量可達4.5噸 [2]。從第二架原型機起,圖-2轟炸機還增加了其它軍械,如翼下吊艙里的可攜帶10枚火箭彈。

性能數據

乘員…………………………………………4人

長度…………………………………………13.80米

翼展…………………………………………18.86米

高度…………………………………………4.13米

機翼面積……………………………………48.5平方米

空重…………………………………………7601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11768千克動力系統

2xASh-82活塞發動機,每臺輸出1380千瓦(1850馬力)

最大飛行速度………………………………528千米/小時

實用升限……………………………………9000米

航程…………………………………………2020千米

爬升率………………………………………8.2米/秒

翼載荷………………………………………220千克/平方米

推重比………………………………………0.31

載彈量………………………………………3000千克機載武器

2門20毫米ShVAK機炮、3挺7.62毫米ShKAS機槍

航空炸彈可攜帶……………………………1500千克炸彈